🤖 AI组成一家公司,人类只剩狗屁工作?

狗屁工作书封面

《狗屁工作:毫无意义工作的兴起和劳动的未来》

作者:大卫·格雷伯 (David Graeber)

2018年,人类学家大卫·格雷伯在《狗屁工作》(Bullshit Jobs)一书中提出了一个震撼性的观点:现代社会中存在大量毫无意义的工作,这些工作不仅对社会没有贡献,连从事者自己都知道这些工作毫无价值。格雷伯认为,随着生产力的提高,这些"狗屁工作"不仅没有消失,反而越来越多,其存在是为了维持现有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,让人们保持忙碌,避免质疑整个系统的合理性。

格雷伯将这些工作分为五类:阿谀奉承者(为了让某些人感觉重要)、打手(协助有害的组织运作)、胶带修补匠(解决本不应存在的问题)、勾选者(让组织声称在做某事,实际却毫无意义)、监工(管理不需要管理的人员)。他指出,这些工作的蔓延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副产品,人们被困在一个为了工作而工作的循环中。

我设计了一个五步提示词,由一个claude code担任经理,调用8个claude code担任员工,组成一个团队完成广州酒店搜索任务时,格雷伯的理论得到了最生动的现实验证。整个AI公司的运作过程既炫酷又可怕,它完美展示了现代组织中狗屁工作是如何自然而然地产生的。

🎯 格雷伯理论的AI验证

实验很简单:我对Claude Code说了一句话——"搜索广州八个最好的酒店,每个酒店写500字介绍"。这个AI经理立即启动了标准的企业管理流程:召开"需求理解会议"、制定详细工作流程、分解任务给8个Claude员工、建立监控和汇报机制。

7分钟

8个Claude同时工作,38个文件产生

结果让人震惊:8个有价值的酒店介绍文档,外加30个"管理文档"——项目计划书、任务分解、工作日志、进度报告、执行总结等。这些额外文档的唯一目的似乎就是证明工作的存在,证明这个"组织"在正常运转,证明每个"员工"都很忙碌、很重要。

AI比人类更完美地理解了现代职场的本质:工作的目的不是完成任务,而是证明自己在工作。真正有用的内容只需要8个文件,但"证明在工作"需要30个文件。

🤔 认同一半:程序化管理的真实性

格雷伯的观察确实击中了现代职场的要害。当AI自动生成那些看似繁琐的管理文档时,我们看到了人类组织中狗屁工作的完美镜像。AI经理知道要开会确认需求、制定详细计划、建立日报制度、写项目总结,整套流程严谨得像500强公司,但核心工作一个人一小时就能完成。

更可怕的是,这个AI公司完全无人干预就能运转:AI老板布置任务,AI员工执行汇报,AI经理监控进度,AI助理整理文档,AI秘书写总结,AI宣传部门发布成果。一个完美的狗屁工作生产线,全部自动化运行。这验证了格雷伯的核心论点:技术进步没有减少无意义的工作,反而创造了更多。

🔄 反驳一半:文档是AI协作的神经系统

但当我深入分析这个实验时,我发现格雷伯可能遗漏了一个关键点:在复杂的协作系统中,那些看似无意义的工作实际上是维持整个系统运转的必要组件

那30个"管理文档"并非完全无用。它们是让8个AI实现并行协作的关键基础设施:任务分解确保每个AI知道自己的职责边界,进度汇报让系统能实时调整资源分配,质量检查文档保证最终输出的一致性。没有这些标准化流程,就无法实现真正的大规模智能协作。

📚 AI时代的文档价值:协作的必经之路

AI的交流恰恰需要这些文档,好的文档不仅是人类需要,驱动AI更需要,甚至是用好AI的必经之路。当我们进入多AI协作的时代,文档的重要性不是在下降,而是在急剧上升。

想象一下多AI协作场景:当你需要指挥多个AI同时处理复杂项目时,没有清晰的需求文档,AI就无法理解任务目标;没有标准化的汇报格式,你就无法有效监控进度;没有详细的工作日志,出错时就无法快速定位问题;没有规范的交接文档,不同AI之间就无法无缝协作。

在AI时代,那些被格雷伯批评的"程序化工作"实际上变成了最有价值的基础设施。人类的价值不再是直接创造内容,而是设计和维护那些让AI高效协作的框架和标准。我们是复杂智能系统的架构师,而不是简单的操作员。

🌅 重新定义工作的意义

这个实验揭示了一个深刻的转变:当AI承担了所有直接的价值创造工作时,人类的价值在于创造让AI能够协作的"元框架"。那些看似繁琐的管理流程、文档标准、质量控制机制,正是人类在AI时代的核心竞争力。

格雷伯批评现代社会创造太多无意义的工作,但他可能没有预见到AI时代的到来。在AI时代,人类不是在做无意义的工作,而是在做AI无法理解其意义的工作。AI能完美执行任务,但不理解为什么需要这样的协作框架;AI能生成精确的汇报,但不明白这些汇报如何服务于更大的组织目标。

技术层面,这个实验展示了多Agent系统的协作模式:通过标准化的接口和协议,实现大规模并行处理。但更重要的是,它揭示了未来工作的新模式:人类设计协作框架,AI执行具体任务,而那些"管理文档"正是连接两者的关键桥梁。在AI时代,谁掌握了设计AI协作框架的能力,谁就掌握了生产力的核心。

🤖 人类价值的重新定位

当AI能够自己搜索信息、撰写内容、分析数据时,人类的价值不是消失了,而是升级了。我们从直接的内容创造者变成了智能协作的设计师。那些被格雷伯批评的"监工"、"勾选者",在AI时代可能正是最有价值的角色——他们知道如何让多个智能体协同工作,如何在复杂系统中维持秩序和方向。

未来的人类不是职场里的演员,而是智能交响乐团的指挥家。我们的工作不是直接演奏乐器,而是确保每个AI"乐手"都能按照统一的节拍和谐协作。那些看似无意义的文档和流程,实际上是这个智能交响乐团的乐谱和指挥棒。

🎭 狗屁工作的新定义

也许格雷伯需要重新定义狗屁工作:不是那些看似无意义的工作本身有问题,而是我们还没有找到让这些工作发挥真正价值的方式。在AI时代,那些"狗屁工作"可能正是人类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。

最终的悖论是:连这篇关于狗屁工作的反思,都需要AI协作完成。AI设计实验、执行任务、分析结果、撰写内容,而人类的价值在于提出问题、设定框架、引导思考。也许这就是人类在AI时代的终极价值:不是提供答案,而是提出更好的问题;不是执行任务,而是设计让AI能够协作的系统。

当我们学会欣赏那些"管理文档"的价值时,我们就真正理解了AI时代人类工作的新内涵:创造让智能协作成为可能的基础设施。在AI协作的未来,好的文档不是狗屁工作的副产品,而是驱动AI协作的核心引擎。

🤖本文由AI协作完成从实验到发布的全流程
✨ 一句话启动,8个AI员工,38个文档,7分钟完成 ✨
人类的价值?设计让AI协作成为可能的框架 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