🚀 我的小白氛围编程之路

16 总项目数
10个月 编程历程
37万+ 代码行数

回头看看这10个月的编程历程,说实话连我自己都有点不敢相信。作为一个编程小白,从2024年11月开始接触代码,到现在2025年9月已经有了16个项目(其中15个开源)和超过37万行代码在GitHub上闪闪发光,这种感觉就像是在做梦一样。不过这个梦做得还挺爽的,让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段奇妙的氛围编程之旅吧。

深夜编程场景

📈 初探金融数据的魔力

2024年11月初 • 金融数据分析起步期
那个时候还是个对编程一窍不通的萌新,但对股市有着莫名的执念

话说2024年11月,我还是个对Python只知道是蛇的名字的小白,但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,突然对股市数据产生了浓厚兴趣。可能是看多了财经新闻,总觉得股市背后一定有什么规律可循。于是乎,我的第一个项目就这样诞生了——HS300项目。

金融分析 & 核心应用项目
• HS300:沪深300指数星期效应研究,发现了"周四跌得多"这个有趣现象
• HS300-F:用机器学习预测沪深300未来3年最高点,野心不小
• China-Stock-WeekEffect:专门研究中国股市的星期效应论文
prfaq:六页纸核心软件,集成PRFAQ/复盘六步法/领导力测评,37万+行代码的重磅项目

那段时间我每天晚上都熬夜到两三点,不是在学Python语法,就是在研究pandas怎么处理数据。说实话,刚开始的时候连DataFrame是什么都不知道,经常被各种报错搞得头大。但是当我第一次成功画出股价走势图的时候,那种成就感简直无法形容,就像是解开了某个宇宙密码一样。

小白心得:别怕出错,每个bug都是你成长路上的垫脚石。我当时的代码质量惨不忍睹,但至少能跑起来,这就是进步!

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,当我发现"周四跌得多"这个现象时,激动得半夜给朋友发微信分享,结果人家回了句"大哥,现在凌晨三点"。但这种发现规律的快感真的会上瘾,这也为我后来持续的数据挖掘之路埋下了伏笔。

同时期还做了一个特别有趣的项目——fortune易经算命程序。这个项目现在回想起来还挺搞笑的,当时想着既然股市预测这么难,不如搞个算命的试试运气。用HTML和JavaScript做了个单页面应用,还用JSON存储易经信息,虽然纯属娱乐,但居然还获得了我第一个GitHub星标,也算是意外惊喜。

但这个时期最重要的项目其实是prfaq——我的"隐藏大作"。这个项目的起源很有意思,最初是大学同学帮忙开发的,但后来不好意思老是麻烦他,正好赶上Sonnet 3.7发布,我就决定自己上手了。那两个星期简直是我编程生涯中最疯狂的时光,每天用Cursor没日没夜地编码,经常写到凌晨四五点还舍不得停。

prfaq项目亮点:
• 六页纸核心软件,集成PRFAQ方法论、复盘六步法、领导力测评
• 37万+行Python代码,迄今为止最大的个人项目
• 多用户系统 + 积分系统 + 管理员界面,功能完整
• 基于Streamlit的现代化界面设计

今年8月,Claude Code + Sonnet 4的组合让我重新燃起了对prfaq的开发热情。一方面我在学习使用Linode云服务,另一方面新工具的效率提升简直让人震惊——原本需要一个星期才能完成的功能优化,现在两天就搞定了。开发效率提升5-10倍绝对不是吹牛,这种工具进步带来的生产力革命,让我这个小白也能做出企业级的应用。

🤖 AI应用的爆发式增长

2024年11月中后期 • AI应用爆发期
ChatGPT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编程思路,从数据分析转向AI应用开发

如果说11月初我还在跟数据较劲,那么11月中后期就完全是另一个画风了。ChatGPT的横空出世让我意识到,原来编程还可以这样玩!这个阶段我连续做了好几个AI相关的项目,感觉自己就像是开了挂一样。

AI应用开发热潮
• sci_novel:LLM自动写科幻小说,最多能生成1万字连续剧情
• chatgpt-on-wechat:多平台聊天机器人,支持微信、企业微信、飞书等
• wechat-bot:带UI界面的微信机器人,功能更加完善
• PyPaperBot:基于AI的论文下载工具,解决50%论文获取问题
• US-Stock-Month:继续我的金融数据分析之路

sci_novel这个项目特别有意思,当时突发奇想,既然AI这么厉害,为什么不让它帮我写小说呢?于是花了一个星期时间,搭建了一个能够自动生成科幻小说的系统。输入几个关键词,它就能给你编出一个完整的故事,而且情节还挺连贯的。虽然文笔比不上专业作家,但对于我这种文科废柴来说,简直是神器!

那段时间最疯狂的经历就是做chatgpt-on-wechat项目。当时想着如果能把ChatGPT接入微信该多好,于是就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开发。这个项目的复杂度远超我当初的想象,要处理微信协议、多平台适配、消息队列等等,每天都有新的技术难题等着我。但正是这种挑战让我的编程技能突飞猛进,从一个只会写简单脚本的小白,逐渐能够处理复杂的系统架构了。

成长感悟: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做项目。理论看一百遍,不如动手做一遍。每个项目都会逼着你学习新技术,这种被动学习的效率反而特别高。

PyPaperBot项目的诞生完全是因为我在写论文时的切身痛苦。经常好不容易找到一篇相关论文,结果要么下载不了,要么需要付费。作为一个穷学生,这简直要命。于是我就想,能不能做个工具自动帮我下载论文?经过一番研究,发现google scholar和sci-hub的API还是很好用的,最终做出了一个能解决50%论文下载问题的工具。虽然不是100%,但对于日常学习来说已经够用了。

🔧 工具类应用的完善期

2024年12月 • 工具类应用完善期
开始注重实用性,专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

进入12月,我的编程思路开始变得更加务实。不再单纯追求酷炫的功能,而是更关注如何解决实际问题。这个阶段的项目都有着明确的使用场景,工具属性更强。

实用工具集合
• googles:Google搜索爬虫,可以批量抓取搜索结果进行分级管理
• E2C:论文英译中工具,逐段翻译保证质量
• 3YP:Python综合项目,集成多种功能

googles项目的想法来源于我做研究时的一个痛点:每次搜索相关资料都要翻好多页,而且很难对这些资料进行有效管理。于是我开发了这个Google搜索爬虫,不仅能够自动抓取搜索结果,还能对这些结果进行分级管理。现在每次做research的时候,只需要输入几个关键词,然后就能得到一个整理好的资料库,效率提升了不止一倍。

E2C项目则是专门为了解决英文论文阅读障碍而开发的。虽然市面上有很多翻译工具,但大多数都是整篇翻译,质量参差不齐。我的这个工具采用逐段翻译的方式,既保证了翻译质量,又保持了原文的逻辑结构。对于英语不太好但又需要经常阅读英文论文的同学来说,这个工具真的很实用。

Python HTML/CSS JavaScript Vue.js TypeScript Shell脚本

这个阶段我也开始更加注重代码质量。之前写代码完全是野路子,能跑就行,根本不考虑可维护性。但随着项目越来越复杂,我开始意识到良好编程习惯的重要性。开始学习使用Git进行版本控制,学习写注释,学习模块化编程。虽然这些看起来不够酷,但确实让我的开发效率提升了很多。

📚 学术工具的深度探索

2025年初 • 学术工具期
开始关注学术研究的系统性和规范性

2025年初的时候,我开始意识到之前做的很多项目虽然功能不错,但缺乏系统性。特别是在学术研究方面,需要一个更加完整的工具链。于是就有了lit-db项目——文献入库系统。

lit-db项目的目标很明确:建立一个完整的文献管理系统,从文献检索、下载、分类到引用管理,形成一个闭环。虽然这个项目目前还在完善阶段,但我对它的期待很高。希望能够打造出一个真正好用的学术研究工具,不仅自己用得爽,也能帮助到其他研究者。

技术进步:这个阶段我开始接触更多专业的开发工具和方法论,比如API设计、数据库设计、系统架构等。编程不再是简单的写脚本,而是真正的软件开发。同时,AI编程工具的快速发展也让我看到了未来的可能性。

🌐 现代化应用的新突破

2025年8-9月 • 现代化应用期
技术栈全面升级,从传统web开发迈向现代化前端应用

经过了大半年的积累,我的技术栈终于迎来了一次质的飞跃。这个阶段最大的变化就是开始使用现代化的前端框架,告别了之前纯HTML+CSS+JS的传统开发模式。

现代化技术栈项目
• lincon:Linode PWA v3,使用Vue 3 + TypeScript开发的云服务器管理应用
• meet:会议管理项目,采用现代化Web技术

lincon项目可以说是我技术能力的一个重要里程碑。这是一个完整的PWA应用,使用了Vue 3、TypeScript、现代化CSS等技术。从技术选型到架构设计,从组件开发到状态管理,每个环节都体现了我这段时间的技术积累。虽然学习曲线比较陡峭,TypeScript的类型系统一开始让我很头大,但掌握之后确实感受到了类型安全带来的好处。

PWA的概念对我来说也是全新的。能够让web应用具备原生应用的体验,这种技术真的很酷。当我第一次看到自己开发的应用能够离线运行,能够添加到手机桌面时,那种成就感无以言表。感觉自己终于从一个写脚本的小白,成长为了一个能够开发完整应用的开发者。

🚀 AI工具革命:从Cursor到Claude Code

回顾这10个月的编程历程,不得不提AI工具的巨大作用。我的编程之路几乎伴随着AI编程工具的发展轨迹:从最初的ChatGPT辅助学习,到Cursor + Sonnet 3.7的第一次真正高效开发,再到现在Claude Code + Sonnet 4的爆炸式生产力提升。

prfaq项目就是这种工具演进的最好见证。第一个版本用Cursor编了两个星期,那种感觉就像是有了一个24小时在线的编程导师,不仅能写代码,还能解释原理,帮我理解复杂的概念。但今年8月用Claude Code重新优化项目时,效率的提升让我震惊——同样的功能增强,以前需要一个星期,现在两天就能搞定。

AI工具发展历程:
ChatGPT时代:问答式学习,解决具体问题
Cursor + Sonnet 3.7:代码补全 + 智能建议,开发效率提升3倍
Claude Code + Sonnet 4:全流程开发助手,效率再提升5-10倍

这种效率提升不只是代码写得更快,更重要的是让我能够专注于解决问题本身,而不是纠结于语法细节。以前经常为了一个小bug花半天时间,现在AI助手能够快速定位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。这种变化让编程变得更加有趣,也让我敢于尝试更复杂的项目。

💭 氛围编程的心得体会

回顾这10个月的编程历程,最大的感受就是:编程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难,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。说不难,是因为现在有太多优秀的工具和资源可以利用,GitHub Copilot、ChatGPT这些AI助手能够大大降低入门门槛。说不容易,是因为真正做出有价值的项目,需要的不仅仅是代码技能,更需要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持续的学习热情。

所谓的"氛围编程",我觉得核心在于保持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。不要把编程当成一项严肃的学科,而要当成一种有趣的创作活动。每个bug都是一个小谜题,每个新功能都是一次小冒险。保持这种心态,学习过程就会变得更加有趣,也更容易坚持下去。

给小白们的建议:
• 不要怕出错,犯错是学习过程中最正常不过的事情
•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开始,兴趣是最好的老师
• 多做项目,少看理论,实践出真知
• 善用AI工具,它们是很好的学习伙伴
• 保持分享的心态,开源你的代码,获得反馈

当然,这条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。记得刚开始的时候,经常为了一个小bug熬到半夜,有时候甚至产生过放弃的念头。但每当我看到自己的代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,能够帮助到别人的时候,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。特别是当fortune项目获得第一个星标的时候,那种被认可的感觉真的很棒。

现在回头看看GitHub上的这15个项目,就像看着自己的15个孩子一样,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故事,都代表着那个阶段的我。从最初简陋的股价分析脚本,到现在相对完善的PWA应用,这种成长轨迹清晰可见。

🔮 未来的编程之路

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,我对未来的编程之路充满了期待。技术在不断发展,AI工具越来越强大,Web3、区块链、机器学习等新技术层出不穷。作为一个永远保持好奇心的程序员,我希望能够继续探索这些新技术,做出更多有价值的项目。

技术成长历程

下一步的计划是深入学习更多后端技术,比如数据库设计、微服务架构等。同时也希望能够在AI应用方面有更大的突破,特别是在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领域。毕竟现在AI这么火,不蹭个热度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程序员。

最重要的是,我希望能够继续保持这种"氛围编程"的心态。不管技术怎么发展,不管遇到什么困难,都要记住最初的那份热情和好奇心。编程本质上是一种创作活动,而创作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内心的纯真和对未知的渴望。

写在最后: 如果你也是一个编程小白,如果你也对代码世界充满好奇,不妨也开始你的氛围编程之路吧。记住,每个大神都是从小白过来的,区别只是开始的早晚而已。最重要的是开始行动,Just do it!